减少猪粪尿污染的出路在哪里
为了保护环境,一定要改变规模化猪场的“自我封闭”的方向,从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猪粪尿进行综合处理与利用,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
近一段时间,许多养猪同胞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如何高效处理猪粪尿的话题,环保的高压政策的确把养猪人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也可以说,迫于环保压力,猪粪尿处理的问题成了养猪场继续发展下去的“刹车把柄”。而要松开这“把柄”,就必须按养殖业发展的“交通规则”行车,也就是按《环保法》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办事。
政府环境责任的红线万万碰不得
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环境执法监管亟待加强。环境保护法修订实施后,法律规定的排污许可、环境监测、区域联防联控、生态红线划定、生态补偿等方面的配套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亟需衔接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就环保问题如此表示。
成效也不小,但问题仍很严重
11月3日上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报告的分组审议中,多位委员认为,环保绿色发展应该摆在今后发展的首要地位,应树立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观念。要让环保和环境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让绿色发展成为发展的机会而不要成为成本。同时,要注重科技在环保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其不可替代的效果。
减少猪粪尿污染的出路在哪里
1、从生产流程控制猪场的环境污染
与传统方式相比,规模化饲养能大大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换率,从而有利于降低猪场的饲养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然而集约化养猪场却存在着诸多环境方面的隐患。它们每天要向外部环境排放大量粪尿等污染物,已渐渐地成为重要的非工业污染源。据测算,1头90公斤左右的商品猪日排粪量约2.2公斤,尿量2.9公斤,污水20~30公斤(约含0.6~1.0公斤的总固体)。这些粪尿污水若得不到及时处理,任其随意排放就会污染周围环境,特别是猪场附近的土壤生态系统。
2、从规划设计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过去许多集约化猪场过多考虑运输、销售等生产成本而忽视其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往往将场址选择在大中城市的城郊或靠近公路、河流水库等环境敏感的区域,以致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在不得不重新面临搬迁。因此建场时一定要把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优先考虑的对象,将排污及配套设施规划在内,充分考虑周围环境对粪污的容纳能力。
3、从营养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障,在有条件的养猪场内最好采用膨化和颗粒加工技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和微生物,以改善饲料卫生,提高养分的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排泄量。如果加工工艺控制不当,饲料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在粉碎、输送、混合、制粒、膨化等过程中会发生降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而生成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饲料及环境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4、从饲养管理角度减少环境污染
幼龄猪在低温影响下磷的排泄量会提高,而且会使骨骼发育不全;相反在超过37.8℃的高温环境中机体钾离子和碳酸盐的排泄量会增加而不利于猪的正常生长。因此我们必须为猪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环境,采取合理组群、及时处理猪场粪尿、定期消毒等措施;同时根据每日营养需要提供定量的饲料,尽量做到不浪费,以减少猪对饲料的摄入量。
5、从生物净化角度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为了控制猪场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我们应当采取经济有效、方便可行的方法,遵循“无污化、资源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原则逐步削减污染物,使猪场周围的土壤、水体及大气自然生态系统免受污染。但到目前为止,单一处理方法如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远没有达到人们所追求的理想效果。
上一篇:种公猪多少时间采精一次合适?
下一篇:仔猪旺食期如何快速增重?
延伸阅读:
- ·幼猪癞皮病的病因发现及应对措施(2016-07-06)
- ·如何使母猪性周期同步化呢?(2016-07-30)
- ·猪场应激成本如何核算?(2016-09-27)
- ·母猪保健的重要性(2016-10-21)
- ·猪维生素A缺乏症(2016-10-27)
- ·母猪是否遭遇异常淘汰?(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