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值不值得种玉米,这几点要注意!
据推测今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如果农民盲目的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而不考虑国内需求和库存量的话,最终会重蹈前几年的覆辙,产量上去了,但卖不上好价钱,收益也不高。农民已经不会再像前些年一样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全部土地都种成玉米。虽然他们可以自由的在土地上种植粮食,但是我国的政策导向今后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农民的种植意向。
我国玉米种植过高不是好事。大概是从前几年开始,玉米突然就成了我国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也有了突飞猛进,在2005年至2015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实现了连续的增加,这背后的原因很是复杂,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我国玉米消费量的不断扩大是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的基本条件。十几年前,我国的玉米市场需求量并不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中的玉米深加工需求和饲料需求日益扩大。
其次,有利益才有动力,正是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的走高的激励,农民才有了改种其他粮食作物为玉米的念头。
而且国家也从2008年开始,以托市收购的方式高价收购农民玉米,并且收购标准由0.76元每斤逐年增加,一直到2013年的1.13元每斤。就这样,种植起来方便,管理起来容易,价格还高,收益有优势,所以玉米种植面积到2015年达到一个顶峰。
收储制度改革后,玉米种植保持稳定。但是,慢慢的就有人发现,玉米种植面积太大,产量太高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太多了,多到了国内消费用不完,最高达到2.3亿吨左右的库存。我国玉米价格也太高了,高到了加工企业无法承受,是国际价格的2倍左右。
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逐步降低最后取消了托市收购价格,因此,在随后的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开始显现,国内玉米价格应声下降,国内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回落。
到了2017年,改革初见成效,玉米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供给量降低,但是需求量增加,玉米价格较去年有所回暖。而到了2018年,改革成果将更加明显,供需缺口的进一步加大更利于玉米价格的回升。
今后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会根据我国的玉米库存量和玉米需求量这两大因素而出现可控的浮动,其背后的主导因素并不是市场,依旧会是政策。
上一篇:分析21世纪以来中国猪业的五次变革!
下一篇:深加工产能迅猛增长 玉米行业面临双重风险
延伸阅读:
- ·国家收购玉米1000亿斤?央企购粮主力将入市(2017-11-02)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抬升玉米价格重心(2017-11-25)
- ·玉米涨价半个月,突破1元/斤咋就这么难?(2017-11-28)
- ·2018年要拿玉米种植者补贴!必须知道这五点(2018-01-09)
- ·农业部:2018年不宜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避免增产不增收(2018-01-19)
- ·从下游深加工规模看未来玉米市场走向(2018-07-04)